首页

原味美脚屋

时间:2025-05-25 14:23:37 作者:【中外对话】中国民营经济迎重磅利好 美国学者:新法护航激发市场活力 浏览量:62852

  中新社北京8月30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生态环境部30日发布《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报告(2024)》显示,2023年,中国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噪声自动监测能力显著提升。

  近年来,中国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人口密度逐步增大,机动车保有量日益增加,工业、商业、建筑施工等活动越来越频繁,导致噪声源不断增多。另一方面,公众宁静共识有待加强,文娱活动音量过大、“飙车炸街”等行为时有发生。

  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城市声环境功能区手工监测昼间达标率为96.1%,夜间达标率为87%,同比稳中有升。首次实现了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含三沙市)及1822个县级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全覆盖。

  “噪声污染已成为制约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中国建设的突出短板。”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宣传教育司司长裴晓菲30日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2023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以及生态环境、公安等部门合计受理的噪声投诉举报案件约570.6万件,比上年增加120.3万件。全国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管理平台接到投诉举报中噪声扰民问题占61.3%,排在各环境污染要素首位。可以看出,噪声污染已经成为民众最为关心的环境问题。

  据介绍,为保护民众声环境权益,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天津、上海、重庆、杭州、昆明等城市开展宁静小区试点创建,截至目前,全国已创建1700余个宁静小区。同时,推行工业噪声排污许可证管理,逐步推动28万家工业企业噪声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生态环境部表示,下一步,将逐步解决噪声污染管理职能不清问题,继续开展噪声投诉典型案件督办,推动解决民众“家门口”噪声扰民问题。(完) 【编辑:付子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福建省与澳大利亚经贸合作对接会悉尼成功举办

林蕙青提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要牢牢把握科技创新发展方向,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加速高校学科的创新性发展,打破科技创新的壁垒和学科界限,建立起以重大科学问题或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学科发展平台,构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相互支撑并带动学科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机制。

中国驻印尼使馆提醒在印尼中国公民注意旅游安全

福州9月14日电 (范正雄 王涛)今年中秋假期,福建口岸预计迎来新一轮出入境客流高峰。据厦门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预测,9月15日至17日,福建口岸出入境旅客量预计近6.6万人次,日均出入境客流量较8月增长超23%、较端午假期增长超9%。

(新闻走基层)俄货“入围”中国节 电商销量“节节高”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政协副秘书长姚卓匀表示,对于见义勇为情境下的防卫过当,立法应充分考虑防卫行为的程度和防卫人的主观责任,在刑罚设置方面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经济观察)中国吸收外资现积极变化

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表示,本案是应中国国内产业申请发起的,这与欧委会在没有成员国和产业界申请的情况下,贸然发起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有着本质区别。

沈阳杂技剧《先声》用杂技艺术谱写英雄赞歌 首次预演获好评

王俊主任医师会同儿急危重症医学科的谢伟副主任医师、麻醉与重症医学科主任江来教授、杜溢、儿心脏中心孙晶副主任等针对小惜惜早产、极低出生体重的特点,展开联合术前评估并制定治疗流程。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